范文:應收賬款管理辦法
本文導讀
為保證公司能最大可能的利用客戶信用拓展市場以利于銷售公司的商品,同時又要以最小的壞賬損失代價來保證公司資金安全,防范經營風險;并盡
為保證公司能最大可能的利用客戶信用拓展市場以利于銷售公司的商品,同時又要以最小的壞賬損失代價來保證公司資金安全,防范經營風險;并盡可能的縮短應收賬款占用資金的時間,加快企業資金周轉,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應收賬款的管理原則為誰放貨誰清收的原則。
二、客戶資信管理制度
(1)建立客戶信用檔案。業務部門負責收集客戶信用檔案??蛻粜庞脵n案必須包括年檢后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法人《身份證》復印件,經營場所的固定電話,家庭電話、法人個人手機,財務部負責對《客戶信用檔案》進行維護、保管、整理、歸檔。
(2)客戶授信額度的金額標準。業務員根據簽約銷售量、外部評價、對信用額度、信用期限(賬期)提出建議,原則上信用額度不能超過客戶上年全年銷售額的月平均銷售額,在淡旺季銷售時可上下浮50%,賬期不超過30 天。依次由部門經理、總監、財務負責人、總經理對信用額度進行審批。
(3)信用控制原則:業務部門發生銷售業務時,應首先檢查客戶的信用狀況,原則上對于超信用額度或超信用期限的客戶不再發生銷售業務;對于特殊情況需要對客戶修改信用額度或信用期限,由業務人員提出申請,部門負責人確認,再財務負責人、總經理對信用額度進行審批;對于需要展期的客戶,由業務人員提出申請部門負責人確認后,依次由財務負責人、總經理進行審批。
(4)客戶信用評價:業務人員根據客戶的回款情況,對客戶的信用每年7 月進行再次評價,由業務人員根據歷史交易、實地考察、同業調查等情況提出建議調整客戶信用根據情況建議調整客戶信用額度和期限,依次由財務負責人、總經理對信用額度進行審批。對信用額度在3萬元以上,信用期限在1 個月以上的客戶,業務經理每年應不少于走訪一次;信用額度在5萬以上的信用期限在1個月以上的,除業務經理走訪外,業務部門負責人每年必須走訪一次以上。在客戶走訪中,應重新評估客戶信用等級的合理性和結合客戶的經營狀況、交易狀況及時調整信用等級。
(5)客戶的信息資料為公司的重要檔案,所有經管人員須妥善保管,確保不得遺失,如因公司部分崗位人員的調整和離職,該資料的移交作為工作交接的主要部分,資料交接不清的,不予辦理調崗、離職手續。
三、商品的賒銷的管理
(1)在市場開拓和產品銷售中,凡利用信用額度賒銷的,嚴格按照每個客戶評定的信用限額進行審批。
(2)財務部主管應收賬款的會計每周對照信用檔案核對債權性應收賬款的回款和結算情況,嚴格監督每筆賬款的回收和結算。及時把應收回來的賬款錄入系統。便于隨時檢查信用的底數,及時和業務員溝通,預防因為信用額度導致業務開展不順。
四、應收賬款監控制度
(1)業務人員在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或協議書時,應按信用檔案中對應客戶的信用額度和信用期限約定單次銷售金額和結算期限,并在期限內負責經手相關賬款的催收和聯絡。
(2)財務部月后5 日內向總經理和業務經理提供當月“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便于安排應收賬款的回收工作。
(3)財務部月后5 日內向業務部門出具《催款明細表》;業務部門應嚴格對照客戶信用檔案和《催款明細表》,及時核對并簽字確認、跟蹤賒銷客戶的回款情況,對未按期結算回款的客戶及時聯絡進行催收并反饋信息給財務部。
(4)每季度終了,業務人員與客戶進行應收賬款函證,并負責《應收賬款詢證函》的發送、回收、保管、整理、歸檔工作。
(5)業務人員在銷售商品和清收賬款時不得有下列行為,一經發現,分別給于罰款并限期改正或賠償,情節嚴重者適用公司獎懲制度或移交司法部門。
1)收款不報或積壓收款。(扣工資5%)
2)退貨不報或積壓退貨。(扣工資5%)
3)轉售不依規定或轉售圖利。(扣工資10%并收繳全額圖利金額)
4)代銷其他廠家產品的。(扣工資100%)
5)截留,挪用,坐支貨款不及時上繳的。(扣工資100%)
五、逾期應收賬款管理:
(1)業務人員全權負責對自己經手賒銷業務的賬款回收,為此,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客戶進行訪問(電話或上門訪問),訪問客戶時,如發現客戶有異?,F象,應及時向業務經理報告并建議應采取的措施。如客戶有其他財產可供作抵價時,征得客戶同意立即協商抵價物價值,妥為處理避免更大損失發生。但不得在沒有擔保的情況下,再次向該客戶發貨,否則相關損失由業務員負責全額賠償。
(2)業務部門應全盤掌握公司全體客戶的信用狀況及往來情況,業務人員對于所有的逾期應收賬款,應由各個經辦人將未收款的理由,詳細陳述于賬齡分析表的備注欄上,以供公司參考,對大額的逾期應收賬款應特別書面說明,并提出清收建議。
(3)業務人員應嚴格按與客戶確定的賬期催收貨款,逾期1個月扣當事人工資的10%,逾期2個月扣當事人工資的30%,逾期3個月扣當事人工資的50%,逾期3個月以上按壞賬處理由相關責任按規定承擔,當業務人員全額收回貨款時上述扣款公司將全額退還相關人員。當業務人員不能全額收回貨款時上述扣款公司將按收回賬款的比例退還相關人員的款項。
(4)逾期應收賬款形成壞賬的賠償處理,發現呆死帳要按賬面余額由業務經辦人賠償40%,主管經理賠償15%,主管總監賠償15%、企業承擔單30%
六、應收賬款交接管理:
(1)業務人員崗位調換、離職,必須對經手的應收賬款、發出商品進行交接,交接未完或不清的,不得調崗或離職;交接不清的,責任由交者負責;若交接未完或不清擅自離職者,公司保留依照法律程序追究當事人責任的權利。
2)業務人員提出離職后須把經手的應收賬款全部收回或取得客戶對應收賬款的確認函,若在一個月內未能收回或未取得客戶對應收賬款確認函的就不予辦理離職;
(3)《離職移交清單》至少一式三份,由移交、接交人核對內容無誤后雙方簽字,經監交人簽字后,交移交人一份,接交人一份,公司存留一份。
(4)業務人員接交時,遇有疑問或賬目不清時應立即向業務部門經理反映,有意代為隱瞞者應與離職人員同負全部責任。
七、應收賬款清查
公司財務部按財產清查制度負責對應收賬款,發出商品,應付賬款負數等實行清查,并對清查的結果擬定處置意見上報公司。
附:建議
1、為防止銷售人員片面追求完成銷售任務而強銷盲銷,企業應在內部明確追討應收賬款不是財務人員而是銷售人員的責任。同時,制訂嚴格的資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實際收到貨款數作為銷售部門的考核指標,每個銷售人員必須對每一項銷售業務從簽訂合同到回收資金全過程負責。堅持“誰經辦、誰催收、誰負責”的原則,作到人員、崗位、責任三落實,在經辦人、責任人調離換崗時,應向部門主管報告清欠工作進展情況,這樣就可使銷售人員明確風險意識,加強貨款的回收。
2、應收賬款責任的界定非常關鍵。一般來說,財務只是監督部門。因為稍微規范的企業,應收賬款的形成,無非是相互往來中的業務欠款。既然是業務欠款,供應商的欠款也好,經銷商的欠款也好,或者是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欠款也好,多是由于銷售或其他業務工作形成的欠款。
這些欠款,首先的責任者,首當其沖是當事人。當然,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設計,有不同的決策程序和批準程序。對于大的款項,會有一個當事人申請、部門經理審核、財務經理核準、總經理批準同意的過程,這種情況下,財務經理要承擔連帶責任,不過請注意,是連帶責任而已。
3、會計的職責是準確的建立賬冊信息,妥善保管相關資料憑證,及時將相關賬務信息報告于公司相關管理人員或部門。如果會計盡到了上述職責,對應收賬款不應承擔任何責任。應收賬款是業務人員或者是清欠人員的職責。不可混為一談。當然,如果會計超出以上職責范圍,在未收到貨款的情況下且未經領導批準擅自決定發貨形成的應收賬款,會計是應該承擔管理上的行政責任的。如果會計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還會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